365体育

图片

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来校讲学

发布者:郁飞发布时间:2012-05-21浏览次数:681

 

       5月20日上午,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史静寰教授应邀来校作了题为《以“学”为本的高教质量评价与改进:从教师说起》的学术报告,参加教学工作年会的全校中层助理以上干部、中级职称以上教师、教研室主任、院系教学秘书及获奖教师在国际交流中心第一报告厅聆听了报告。
       史静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,经历了10年的扩招,高等教育转型到了内涵发展,回归到了教与学,旨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。提高教育质量,就要以“学”为本——以学生为本、以学习为本,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取得公认的、可衡量的学习成果。传统的教育质量观主要体现在资源观、产出观、声望观,新的教育质量观主要体现在增值观,就是大学教育给学生带来哪些变化,带来何种收获和提高,对未来生涯发展带来何种影响?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育质量评价,也经历了从传统教育观、市场化观念到现代教育观的变化,传统教育观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,注重考量知识的接受度;市场化观念把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消费者,注重考量教育的满意度;现代教育观则将学生从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培养成走向成熟的劳动者,注重考量的是学生的学习投入及学校的有效给予,体现于毕业就业和生涯发展。而大学生的学习性投入,主要指大学生在以学习为目的活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。有以下五大可比指标:1、学习挑战度;2、主动合作学习水平;3、师生互动;4、教育经验丰富程度;5、校园环境支持度。运用五大指标建构的常模,可进行数据的跨国比较、同类大学比较、大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状况比较。
       史教授强调,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;教育可以使人变得更好,可以改变人的一生;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,常常发生在“无言的感动之中”。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;好的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能为社会做出别人无法替代的贡献;教师对学生的高期待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,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;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,引出深奥的理论知识,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        在1个小时的精彩报告中,史静寰教授从国际大背景下畅谈教育质量观、教育质量评价,并引用大量中外学者的教学理念、教学事例和她的调研数据,生动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性投入,使到场的干部、教师深受启迪,收获颇多。(晓柳文\ 房磊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