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体育

图片

[光明日报]沉下心来扎实“补课”——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内涵发展纪实

发布者:魏艳发布时间:2013-08-15浏览次数:900

 

 
《光明日报》 2013年07月29日   06
    日前,由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国家级培训项目启动。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高职骨干教师,在学校接受为期10天的“教、学、做一体化”培训。这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次承担国家级培训项目。
    作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,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勇认为,过去的示范建设处在一个快速的发展期,为项目建设做了很多工作,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营养不良和基础薄弱的现象,但教育是一个慢工活儿,现在处于高职“后示范”时代,应该沉下心来扎扎实实“补课”,真正把“内涵”建设好。
专业融入产业,建起“智能工厂”
    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新落成的一座现代工业建筑内,工人们正忙着安装、调试物联网实训设备。该校物联网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刘全胜告诉记者:“这是学校投资建设的‘智能工厂’,面积近5000平方米,将作为教学、科研、服务的中心,为物联网企业提供人才支撑、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,可解决装备制造企业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‘实时感知和质量追溯’等难题。”
    为了实现与无锡物联网产业无缝对接,早在2010年,学院就对长江沿线22个城市、33家企业进行调研,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最早设立物联网专业。
    “专业融入产业发展的程度,决定了职业院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吻合度。”学院副院长顾京说:“瞄准物联网产业、现代服务业这两大无锡重点发展的产业,学院对专业岗位的匹配度进行了重新梳理,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,拉长长板、补齐短板,现已构建了完全契合产业需要的机电技术类、物联网技术类、服务贸易类等五个专业群,每个专业群都有国家精品课程。”
教师融入企业,提高社会服务能力
    今年3月初,20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名单出炉,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学院副院长张铮榜上有名。张铮从教30年,在企业挂职与兼职过程中,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,参与的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为合作企业每年节约资金1000万元。
    戴勇认为,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理论脱离实际,而这一问题的核心,是专业教师理论脱离实际。“所以,我们把专业教师‘赶’到企业去,着力重构‘双师’结构专业教学团队,以此来提升学院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。”为此,学校实施了访问工程师制度,派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锻炼,将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任务分解落实到院系,以此“引逼”教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。目前,该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87%。
回归教育本质,让学生真正受益
    与其他刚毕业的学生相比,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今年的毕业生朱行行、邸维汉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被人称为“师傅”。作为数控技术创新班的学生,他俩在大二就跟着导师做项目、搞科研,在导师的指导下,承担了国内三所本科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、安装、调试工作。“我的徒弟,刚毕业的水平可和拥有三年工作经验的高端技能人才相比。”该校控制技术学院副院长黄麟说。
    从2010年开始,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教学改革,在市场营销、数控技术、物联网应用技术、电气自动化技术四个专业试点“创新班”。为给学生“练手”,经济管理学院专门建立一条创业街,并配备创业导师,让学生免费进行创业实践。
   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“育人”,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,还应该考虑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。从2007年开始,学院在全国率先构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,每年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高级职称教师“星期二讲堂”100多门次。(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李锦)